第(2/3)页 赢子夜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紧,随即缓缓松开。 他盖上玉盒,退回原位,对着嬴政微微摇头,低声道:“父皇,儿臣……未察异常。” “此舍利气息祥和纯净,确是佛宝无疑。” 这个结果,让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。 若对方真是罗刹,为何会献上如此真正的圣物? 是更高明的伪装,还是他之前的猜测真的错了? 嬴政听完赢子夜的判断,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。 他看了一眼那静静放置在御案上的玉盒,目光深沉难测。 良久,他才缓缓开口。 声音平稳如古井深潭,却带着定鼎乾坤的力量,只吐出四个字—— “静观其变。” 没有肯定赢子夜的猜测,也没有否定。 没有因为舍利的无害而放松警惕,也没有立刻采取激烈行动。 这简单的四个字,已然表明了他的态度。 饵已下,网已张! 无论来者是佛是魔。 是真心传法还是另有所图。 在对方没有真正露出獠牙,触及大秦根本之前,最好的策略,便是以不变应万变,耐心等待,仔细观察。 赢子夜躬身:“儿臣明白。” …… 数日后。 咸阳城,朱雀大街。 冬日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青石路面上。 却驱不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一种混合着檀香、粥米热气与陌生经文的奇异氛围。 临街的一座酒楼二层雅间,窗户半开,恰好能将下方街景尽收眼底。 赢子夜与李斯对坐于窗前,面前摆着几样精致小菜与一壶酒,却无人动箸。 他们的目光,都落在楼下那熙攘却与往日截然不同的人流中。 只见一些身着赭黄或暗红僧袍的光头僧侣,不再局限于西市精舍附近,而是分散在街道旁。 有的盘坐在临时铺设的草垫上,面前放着简陋的木鱼,闭目低声诵念着韵律奇特的经文。 那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,丝丝缕缕地钻进过往行人的耳中。 他们身旁,往往放着几摞崭新的贝叶经书,偶尔有识字的士子或好奇的百姓驻足,僧侣便会温和地递上一卷。 并辅以简单的手势和生硬的秦语进行讲解。 更远处,原本由僧侣们设立的固定粥棚依旧排着长队,热气腾腾。 而另一些僧侣则提着竹篮。 里面装着简单的面饼或御寒的姜汤,主动走向那些蜷缩在街角,衣衫褴褛的乞丐与流民,将其递到他们手中。 同时低声念诵一句佛号。 接受施舍的人,脸上大多带着感激与茫然。 有些甚至学着僧侣的样子,笨拙地合十回礼。 更有甚者,可以看到一些原本普通的咸阳百姓。 不再是单纯看热闹或接受施舍。 他们开始模仿僧侣的姿态,在家中或街边设起小小的香案,供奉着不知从何处得来,粗糙雕刻的佛像,神情虔诚地跪拜。 一种全新的名为“佛教”的信仰,如同悄然滋生的藤蔓,正以其特有的方式,在这座帝国都城的部分土壤中扎根! 李斯看着楼下这番景象,眉头紧锁。 那张向来沉稳理智的脸上,此刻布满了化不开的忧色。 他端起酒杯,却只是沾了沾唇便放下,终于忍不住开口,声音压得极低,却难掩其中的焦虑。 “殿下,您也看到了。” 第(2/3)页